联合国环境署(UNPE)宣布2022年将可能成为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年。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正在导致三大全球性环境危机恶化:气候变化、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废弃物危机。在这一年中,联合国计划召开多个高级别活动和会议,以期重新激发国际合作和集体行动。
2022年2月28日-3月2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UNEA 5.2)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举行。会议主题“加强自然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将重点关注相关问题,如海洋垃圾、自然解决方案、绿色回收和化学废物管理。
UNEP主任Inger Andersen在《泰晤士报》的一篇专栏中强调,我们需要系统变革,解决塑料生命周期,从原材料的提取到替代品,再到改善废物管理。我们需要创新,淘汰不必要、可避免或有问题的产品,设计可重复使用和回收的产品,并确保做到这一点,消除有害的添加剂。通过这样做,到2040年,将进入海洋的塑料量减少80%以上,并将原始塑料产量减少55%。

Inger Andersen说:“自2021年9月以来,超过150个国家表示有兴趣参与谈判以达成全球协议,74家重要企业敦促它们这样做。这项协议抱负满满,是快速的行动,以期解决塑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对陆地海洋的影响。例如,根据‘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塑料包装公司已经表示不再使用一次性产品。”在2月9日-11日举行的法国海洋塑料峰会上,加拿大、哥伦比亚、希腊、意大利、挪威、韩国、西班牙、乌干达、巴黎地方政府、希腊中部地区和巴斯克地区共11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加入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这证实了各国对采取紧急行动打击塑料污染日益增长的兴趣和承诺。
Inger Andersen说:“我们无法通过回收利用来摆脱塑料污染危机,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转型,实现向循环经济的转型。UNEP鼓励各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承诺采取国家行动,以创建塑料循环经济。”
“目前已经有70多家企业和机构发表声明,要求在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UNEA5.2之前,制定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塑料政策经理Eirik Lindebjerg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需要在地方、国家和全球层面建设适当的体系来控制和规范塑料污染。各国政府需要加大合作力度。‘塑料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生产到终止,是解决塑料污染的关键。”

据Eirik介绍,新条约包括解决塑料生命周期问题所需的所有相关措施,并优先考虑那些最有效和成本最低的措施,可以是:
塑料价值链的通用报告标准和方法,可以计算各个国家的塑料排放率
“塑料全生命周期”需要混合多种措施,例如,禁止某些不必要和极具破坏性的产品类别(比如某些一次性塑料和故意添加的塑料微粒),产品和设计标准(以确保塑料产品在另一个国家也可以回收再利用),以及全球废物管理要求。从本质上说,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监管如何制造、使用和重复利用塑料。
塑料循环经济,意味着所有使用的塑料都“停留”在“经济”中,意味着原始塑料零生产,零环境排放。塑料循环经济将围绕再利用和回收展开,新的商业模式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生物的多样性也将从中受益。现今,大多数的塑料制品设计意图是在其使用后变成变成垃圾,但是,当正确的激励措施落实到位时,有很多例子表明,完全有可能建设一个更循环的制度,例如许多国家在执行的PET瓶押金退还制。Eirik称,目前已经确定了若干条可以支持向循环经济过渡的综合干预措施,例如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提出了九项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系统干预措施:
Eirik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目前还没有正式表示支持该条约,但WTO贸易部长们最近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愿意参与谈判,并且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参与到废塑料贸易问题,因此,中国很有可能会支持联合国的授权决策,并在条约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